为进一步强化班级心理委员的职责意识,构建全方位的校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近日,人文学院在学思楼5号楼104教室召开以“关爱心理健康,共建暖心校园”为主题的心理委员培训会议。2024级、2025级全体心理委员参加。培训会议由学院心理辅导老师鲁冰冰主持会议,心联主席李俊伟担任主讲,培训围绕心理委员职责界定、年度活动规划、寝室宣传员选拔及心联部门招新四大核心议题展开,为学院心理健康工作的有序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明晰活动规划,构建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李俊伟详细解读了本学年学院心理健康工作的整体布局,系统介绍了多层次心理活动体系。院级与校级重点活动涵盖新生适应周、心理知识竞赛、心理情景剧大赛等,旨在帮助新生快速融入校园生活,提升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日常活动则包括心理委员定期培训讲座、主题班会以及心理观影等活动,通过常态化、生活化的形式,让心理健康知识融入日常,有效缓解同学们的学习压力,助力学生培育积极健康的心态。

二是聚焦职责定位,夯实班级心理服务基层力量。鲁冰冰结合多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明确了班级心理委员的“四重角色定位”。她强调,心理委员作为班级心理健康工作的“第一道防线”,需切实履行四大职责:做积极心理状态的示范者,以自身正向心态带动班级氛围;做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者,主动向同学普及心理调适方法;做同学心理健康的支持者,及时倾听同学诉求并提供情感陪伴;做心理危机的发现者,敏锐识别异常心理信号并按流程上报。同时,鲁冰冰还对心理委员的日常工作流程、沟通技巧及危机处理原则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指导,确保班级心理服务工作规范、高效开展。
三是完善基层网络,打通心理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为进一步织密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会议对寝室心理宣传员选拔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2025级新生每个寝室推选一名责任心强、善于沟通的同学担任心理宣传员,作为心联工作体系的“基层节点”,在寝室内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动态观察寝室成员心理状态并及时反馈异常情况、组织参与心联发起的寝室心理文化建设活动。选配寝室心理宣传员,有利于将心理健康服务延伸至学生生活最小单元,有效提升对学生心理状况的感知力与响应速度。
四是优化组织架构,凝聚心理健康工作合力。为保障各项心理工作高效落地,会议同步启动了心联部门招新工作。通过明确分工、协同合作,心联将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确保各类心理健康活动保质、保量推进,形成“全员参与、全程覆盖、全方位服务”的心理健康工作格局。
此次培训会议采取“理论+实践”的授课形式,将抽象的责任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指南,为学院心理健康工作注入了新动能。未来,人文学院心联将持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推动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与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暖心、安心、舒心”的人文校园,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特约通讯员:焦雪松 摄影:邓厚程 审核:李沙娜 张严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