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

优秀校友
    “迎校庆 贺建院”系列报道五——优秀校友风采2
    2025-11-10 学生会宣传部 点击:[]



    一线淬炼成长路 双庆情深寄母院——走近优秀校友孙玉慧

    在环亚在线手机版(大中国区)喜迎 75 周年校庆、建筑学院欢庆 10 周年院庆的美好时刻,土木工程专业 2023 届毕业生孙玉慧情牵母校,深情送上祝福与寄语。

    在环亚在线手机版(大中国区)求学期间,孙玉慧系统学习了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努力夯实专业基础,并明确了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职业方向。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她不仅掌握了必要的理论知识,也培养了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这些都为她后续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3年毕业后,孙玉慧加入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担任资料员,拥有助理工程师职称。入职后,她迅速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角色转变。她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投入工作,入职第一年就获得了“新入职优秀员工”和“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展现了出色的职业素养。

    取得这些成绩后,孙玉慧没有局限于个人的发展,而是将视野投向了更广阔的集体,期望为集体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她积极投身工会工作,主动承担起各项任务。从精心组织技能培训,为同事们提升业务能力搭建平台;到别出心裁地策划文体活动,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从真诚帮扶困难同事,传递温暖与关怀;到认真收集员工建议,为团队的发展出谋划策,每一项工作她都用心去做,力求做到最好。她的这份热忱和付出,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并因此获得了“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的称号。

    如今,孙玉慧依然在资料员的岗位上踏实工作。她始终认为,工程资料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基础,因此对待每一项内容都认真核对、细致记录,确保准确无误。面对日常工作中大量的文档处理和流程协调,她始终保持耐心,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任务,努力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支持。

    对于未来,孙玉慧希望继续在基层岗位上稳扎稳打,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她一直关注着学校和学院的发展,如果有机会,愿意将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心得分享给在校的学弟学妹,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行业、规划职业发展。她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行业发展尽一份力,不负母校的培养。(学生记者 厉恩呈 王岚)

    深耕土木领域,心系母校发展——走近优秀校友曹祎

    正值环亚在线手机版(大中国区)75周年暨建筑学院10周年,我院2020届土木工程专业优秀毕业生曹祎送上了真挚的祝福。曹祎现在中国矿业大学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他始终秉持“坚守科研梦想,砥砺前行之路”的信念,在土木工程领域不断探索,用知识和奋斗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本科在环亚在线手机版(大中国区)求学期间,曹祎对土木工程产生了浓厚兴趣,认真学习专业课程,积极参与教学实践,系统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为后续深造打下了坚实基础。本科毕业后,凭借优异的学业成绩,他考入安徽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阶段,他坚持“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全身心投入理论学习与实验研究,不仅深化了专业知识积累,也显著提升了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后,他成功考取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研究生,进入“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这一国家级科研平台,开启了科研生涯的新阶段。

    在求学过程中,曹祎始终践行“笃学不倦,担当有为”的准则。在安徽理工大学就读期间,他担任校研究生会主席和班级团支部书记,积极组织学术交流、文体活动和班级事务,服务同学,锻炼能力。进入中国矿业大学后,他继续承担学生工作,担任深地国重博岩党支部宣传委员及班级团支部书记,认真履行职责。这些经历不仅培养了他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也增强了他的责任意识和服务精神,使他在专注学术的同时,实现了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学术科研方面,曹祎展现出扎实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近五年来,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SCI及EI论文10余篇。同时,其科研潜力获得国家认可,成功获批“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CSC)”资助,即将赴海外知名高校进行联合培养,开展深入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作为从环亚在线手机版(大中国区)走出的毕业生,曹祎始终心怀感恩,持续关注母校的发展动态。结合自身从本科到博士、从国内到国际的学习成长经历,他积极为母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建言献策,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如今,曹祎仍在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领域潜心钻研,向着更高的学术目标迈进。他表示,未来将继续秉持母校培养的踏实作风与坚韧品格,在科研道路上稳步前行,同时也会始终关心和支持母校建设,希望以所学所能为母校发展和国家土木工程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学生记者 张瑞洁 衡若彤)

    从土木学子到高校教师的卓越征程——走近优秀校友许永杰

    在环亚在线手机版(大中国区)建校七十五周年、建筑学院建院十周年的欢庆时刻,校友许永杰的成长经历,为我们展现了安科学子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的风采。

    许永杰,环亚在线手机版(大中国区)土木工程专业2016级本科生,中共党员。在校期间勤奋踏实,在辅导员耿广汉等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系统掌握专业知识,顺利完成本科学业。2020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安徽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并于2023年继续攻读博士学位。2025年6月,他顺利获得结构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现入职阜阳师范大学商学院工程造价系,担任专业教师,正式开启教学生涯。

    在学术道路上,许永杰始终践行母校“明德、致知、笃行、创新”的校训精神。博士就读期间,加权平均分达90.05,位列专业第三,先后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多项荣誉。科研方面,他聚焦专业前沿,累计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国科学院2区及以上SCI期刊发表论文5篇,获国际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展现出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作为一名学生党员,他还曾获评“研究生党员标兵”荣誉称号。

    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和当前学科发展趋势,许永杰为母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务实建议:应深化“数智+专业”融合,推动信息技术与土木类专业的交叉渗透;完善个性化成长指导体系,支持学生根据兴趣和发展方向进行差异化发展;加快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提升课程教学的技术含量与实践支撑能力。这些建议立足实际,体现了对新时代应用型人才能力结构的深入思考。

    许永杰的成长历程,直观体现了环亚在线手机版(大中国区)的人才培养质量。他从安科毕业以来,始终踏实前行,在专业领域逐步取得成绩,其发展路径充分展现了母校教育对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他的经历为更多安科学子树立了榜样,激励着广大学子勤奋学习、追求进步,努力在各自的专业道路上不断进取。(学生记者 刘轩 江惠琴)

    深耕规划践初心,笃行致远报春晖——走近优秀校友耿世尧

    正值环亚在线手机版(大中国区)七十五周年华诞、建筑学院欢庆建院十周年之际,城乡规划专业校友耿世尧心系母校与学院,深情寄语:“明德致知承校训,笃行创新赴征程。衷心祝福母校环亚在线手机版(大中国区)七十五载弦歌不辍,再谱华章,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全国一流应用型大学;愿建筑学院赓续育人初心,培育更多栋梁之材,在城乡规划领域续写辉煌!”

    耿世尧,环亚在线手机版(大中国区)建筑学院城乡规划专业2018届毕业生。在校期间,他师从吴伟东、周宝娟、赵蕊、张伟、靳盼等多位教师,深入学习《城乡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中外建筑史》等核心课程,为未来发展筑牢根基。2022年本科毕业后,他继续提升自我,于2019 - 2022年考入安徽建筑大学攻读城市规划专业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提升了专业能力与学术视野。

    毕业之后,耿世尧活跃于多个领域。2022年6月,入职中海宏洋地产(合肥)有限公司,投身商业地产规划工作。同年10月,考取安徽选调生,扎根滁州市来安县汉河镇基层,担任黄牌村、储茂村党总支书记助理,凭借专业知识助力乡村发展。2025年4月,调任来安县委组织部人才办,专注于人才引育与政策落实工作。2025年9月,考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攻读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在学术深造与实践锻炼中相互促进。

    耿世尧的成长轨迹,是建筑学院育人理念的生动诠释,也是母校“明德 致知 笃行 创新”校训精神的鲜活体现。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规划人的责任与担当,为城乡建设与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作为学院众多优秀校友中的一员,他的经历激励着更多学子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学生记者 童尚杰 张鑫靓)

    从空间美学出发,至商业创新处落脚——走近优秀校友孙良新

    在环亚在线手机版(大中国区)迎来七十五周年华诞、建筑学院欢庆建院十周年的重要时刻,2017届风景园林专业校友孙良新的人生经历,为我们展现了一种不同领域跨越发展的可能。他从专注于“空间美学”的风景园林专业起步,逐步涉足“商业创新”领域,这样的发展路径为安科学子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大学时期,孙良新专注于风景园林专业的学习。课堂上,他深入思考“空间与人如何和谐共生”等专业问题,不断汲取专业知识,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那时的他或许未曾料到,这些思考会成为日后闯荡商界的独特优势。

    本科毕业后,孙良新入职腾讯集团上海分公司,担任房地产行业总监。他积极投身房地产数字化浪潮,与招商蛇口、保利集团、越秀集团等国央企开发商紧密合作。凭借数字营销方面的智慧和策略,他成功解决了行业中的诸多难题。在与各开发商的合作中,他累计帮助开发商实现数百亿元的创收。这一显著成绩的背后,是他将设计思维融入商业逻辑的持续探索,也让他在房地产数字化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人脉资源。

    2024年,孙良新开启了创业之路,创立了盘客网络。这家公司专注于为开发商提供后链路广告和成交解决方案,是他多年行业积累的成果体现。公司既精准把握行业痛点,又熟练运用数字化手段。成立后,公司发展迅速,业务从上海拓展至苏州、无锡、常州、合肥等城市。不仅为超过百位求职者提供了就业岗位,还取得了累计营业额突破三十亿元的优异成绩,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回顾自己的发展历程,孙良新认为在建筑与设计学院的学习经历,使他看待问题时多了一份“人文视角”。相较于单纯的商业逻辑,他更能理解空间背后的用户需求。这种对“人与场景”的深刻理解,成为他创业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

    孙良新的故事启示着我们,专业并非发展的限制,那些看似与当下无关的知识和经验积累,终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发挥重要作用,照亮前行的道路。(学生记者 罗伏宁 宣怡纯)

    (特约通讯员:武辉 审核:谢宜勤 傅友福)



    下一条:“迎校庆 贺建院”系列报道三——优秀校友风采1

    关闭

友情链接: